早午餐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10月 27, 2014 Our home made brunch with the gift of honey from a British gentleman purchased in Japan 26 October 2014 Breakfast at Labour Day 27 October 2014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蜿蜒小河也會流到大海 - 9月 08, 2017 一個『蜿蜒小河也會流到大海』的信念 - 08.09.2017,星期五,天氣晴時多雲偶陣雨 今天一早郵差送來了 Sam 的六段證書。我像一個拆炸彈的專家一樣,小心奕奕地拆下層層緊密包裹的牛皮紙,並拍照片加以紀錄,只因為我知道,這不只是一張證書。 這,是一個證明。是證明這個 在十七歲時 ,跟我說了『蜿蜒小河也會流到大海』的男孩子對自己,對世界的證明。 記得七月十五號那天,送 Sam 離境時,我跟他說:「再回國時,你就是六段了」。他當時認為這只是我的安慰之詞。因為,根本沒人看好這件事。 道館的學生是懵懵懂懂搞不清楚狀況的多,甚至也許也不特別有信心。因為蔡老師看起來太斯文,講劍道或人生道理確實一把罩,但是 ... ... 何況,他們偶而也會在比賽練習當中砍到蔡老師 ... ... 而紐西蘭跟我們很熟的劍友們,為他此行的緊張或說擔心就更別提了。因為,他們要Sam去日本之前,一定要去奧克蘭跟他們練習,以便有機會分享他們的經驗與心得,幫助他順利通過審查。無奈,學校工作繁忙,以至於他連個週日下午的時間,都騰不出來。 女兒更是擔心的在爸爸出國的前二天偷偷問我:『媽媽,妳覺得爸爸會通過審查嗎?』 我說:「小乖,只要沒有意外,爸爸不要在練習時受傷,加上 Alex 叔叔 跟 Morioka sensei 的提點,應該不會有問題。」女兒『喔』了一聲,我也不確定她相不相信媽媽說的話,因為她是那個經常在練習當中,打到爸爸「一本」的強棒。 但是,我心裡知道,此行只是讓 Sam 有機會在審查委員面前,展現自己練習成果的場合而已。因為他 自 1999 年道館成立 以來,除卻中間 在台灣任教的五年 之外,一直是道館出席率最高的保持人。此外,他的練習其實跟道館學員一致,就是他教學生的內容。 前幾年,他並沒有因為不用參加審查而鬆懈自己的練習。今年,他更沒有因為要參加審查而進行額外的補強練習。 看到這張證書的瞬間,讓我想起 太田範士在 2016 《劍道日本》九月號專訪 中所提: 『 能無心去面對的話 , 平日的修煉就能自然的表現出來 ... ... 在審查會場,雖然有時會看到等待審查的人,在會場一次又一次的確認自己構型的身影,但以審查員的角度來看,可以一目瞭然的知道,這個構型是不是為了這個場面所修飾出來的。只有調整形... 閱讀完整內容
我的劍道拼圖 - 9月 25, 2016 我的「劍道拼圖」 - 24/09/2016 ,天氣晴時多雲 2016 紐西蘭劍道協會講習,森岡老師來訪 十八歲那一年陪著弟弟進入「桃園劍道社會人俱樂部」新生班。第一天下課之後,我對於劍道的印象是「修行」。至今,這個概念仍舊沒變,反而更是根深蒂固。 接下來的那些年,心裡多出來的一個想法是,我想要打出不是女孩子的「強力劍道」,於是在基本打擊練習上,花了很多時間。至於甚麼是「強力劍道」?想像中就是那種可以跳脫這身先天女子框架,或者說,很巾幗英雄花木蘭那一種樣子吧! 練到二段,拿了許多獎項之後開始進入瓶頸,因為再來不知道要練甚麼?記得,那時程度好的學姐,以及許多老師都在講「攻」( seme )這件事。駑鈍如我感覺像是在聽天書,當然是參不透。因為我還在為了無法打出流暢的 Kote-Men 而掉眼淚呢。 後來當中學國文老師,讀研究所 ... ... 好忙!好盲!接著就這樣揹著護具來到紐西蘭。很幸運地,每年都有機會可以參加劍協邀請來的劍道老師講習,真的受惠良多。 2009 年的紐西蘭劍道講習會 對我個人的劍道觀念來說,是個相當關鍵的一年。那年做為承辦人,受森岡老師指定與他一場稽古後,被問說:「想一想你出手的理由?」當下腦筋一片空白。 出手,還需要理由嗎?他真的是在講劍道嗎? 2010 年,基督城第一次大地震前一週的紐西蘭劍道講習會,森岡老師提出對我而言全新的「技之前」的概念。看老師邊講解,邊演示的種種技巧,我只能以這是「魅惑對手」的概念加以理解。真的是只有「不懂」二個字可以形容我的心情。這時候想起小一剛入學的時候,媽媽的叮嚀 : 『一本書,如果別人讀一遍就可以懂,妳卻必須讀十遍才懂,妳就乖乖的讀十遍。不要偷懶』。 「是,媽媽。我先把森岡老師在 2009 年說的,「中段檢查要點」扎實做好。」至於那時像天書一樣的概念,就讓它自行在我的腦袋裡發酵吧。 2012 在威靈頓的講習會,被森岡老師提醒雙手朝自己靠攏一些。 這個小習慣 ,改了整整四年。 2014 年非常幸運地,去了北本的劍道指導者講習。慈祥如爺爺的佐藤老師,開啟我對於「攻」的新視野。啊哈, ... 閱讀完整內容
到今天才明白爸爸的體貼 - 4月 05, 2022 小一的時候最期盼爸爸從台北休假回家,因為來自東北的他總是會給我們做水餃🥟、包子跟牛肉餡餅…… 成年之後的我也開始包水餃,但是因為工作太忙,大多時候都是用現成的水餃皮。直到最近感覺市售水餃皮真是太厚了,才激起我自己桿餃子皮的鬥志。 今天因為還沒有完全掌握麵團量,桿出跟自己手掌大小一樣的皮,而包出一口大小的迷你水餃。 瞬間爸爸包的一口水餃閃過腦海 … … 想想爸爸那麼大的手,為了包出讓小小的我們能夠一口吃掉的水餃是得多麼細膩的功夫跟體貼的心意呀! 閱讀完整內容
留言
張貼留言